Jun. K  tw/ig I NEED YOUR HELP instagram.com/p/bx3AQ2GBEB/ 17:00
(內容翻譯: 不知道這個為什麼會這樣? 到底要怎麼辦, 真是的. 在比較亮的地方拍出来也是這個樣子, 到底為什麼? 誰知道的話請幫幫我吧 cr-MasterJun-K_金峻秀吧)

燦盛  tw 事實上 我們的技術已經超過電影很多了..嗯哈哈哈 叫作Pacific 林.. 13:40


祐榮  tw 好久不見... Ra.D... 申智秀... 11:07

Khun  tw What are we doing(ทำอะไรกันเนี้ย)?? @Nichan @Yanin @Cherreen hahahaha 10:42


燦盛  csunion.net 主題:哦摸... 內容:換了呢!! 呃哈哈 謝謝~^^ 我會常常來這裡的. 各位..*_* 也會時常寫長一點的文字上傳的..^^ 03:30

燦盛  tw 哲學的慰藉 阿蘭·德波頓
蘇格拉底之死是少數服從多數的人類存在的必要性 並不能停留在表象. 自身的意見在於聽了反對的意見的話 無論是誰 認為自身的生存方式是錯的. 但是 書上這樣寫道"坦率 激烈地思考的批評家的反對和有一點厭世和被嫉妒心所裹挾著的行動的批評家的反對以一樣的比重對待". 在這裡被許多人的批評賦予多大程度的重量 取決於批評家們的思考方式的健全性. 蘇格拉底被雅典市民們告發時候 被500名陪審員中多數人否決了自己的意見. 但是 在文中有句子可以看到蘇格拉底在那一瞬間並沒有動搖 沒有感情動搖 依然堅持自我的理由. "殘酷的敵人在有力量的位置上對其他人說著譴責我們的話語 向無辜的哲學家們不公平地傾瀉而來的厭惡中 我們沒有為正義實踐的能力 也沒有意圖的人們的掌控之中受折磨的時候 來確認感受的苦痛." 蘇格拉底在這苦痛中 陪審員們把自己的意願偏向和歪曲 但仍然明白他們的意見並接受了. 並且在這一瞬間並沒有反駁不正當的判決. 反駁還遠遠不夠的時間 蘇格拉底極深的誤會和偏見 不足以讓國民充分理解. 能使自己不倒下的力量是必須了解反對自己的人的思維方式. 無論何時在常識上都是聽多數的意見 無論何時都不可能以一個人的意見決定必行性.
cr-中國百度黃燦盛吧 00:09
 
----------------------------------------------------------------------------
Copyright © 6 o'clock All rights reserved "
請勿盜連圖片連結網址 & 轉載註明出處!!!"
微博: Uruo // Facebook: Uruo Ma  [SNS內容皆自翻, 部分轉載 (英翻cr-2pmalways)]
... 本 Blog
所有文章標示的時間皆為 Korea Standard Time (GMT+09:00) Seoul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r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